辽宁之行
去了两个城市,锦州和沈阳。
7日,启程去锦州。我们一行三人一早到达火车站,检票进站,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列车。列车启动,风景于窗外穿梭而过,由远而近,由动而静。望向窗外,远与近的差异,让景色变得灵动,一种惬意之感油然而生。
下了火车,接应了于锦州当地的一位朋友,这让我们的锦州之行有了向导。到了地方之后,他就开着车送我们到了订的民宿。晚上吃饭,也是他请的烧烤,东北人确实是挺热情的。晚上还去逛了夜市,买了一杯三十块的干噎酸奶,杯子不大,味道感觉也没那么好,有一种亏大了的感觉。夜市很长,人头攒动,远望有热闹感,而几乎人挤人的感觉,也不是那么好受,加之相对高昂的价格,以及不放心的卫生,让我对夜市的感觉更不太好了。半天下来还是挺累的。
锦州这个地方,红绿灯很少,路上也都写着车让人。锦州出租车司机也是很厉害的,能让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完全没有生存的土壤。
第二天到达早市,注意到标语“和谐社会要珍惜,命案防控放第一”。感慨此地民风之剽悍。
又去了辽沈战役纪念馆,重新感受了一下历史。下午先休息,就去了古塔公园。古塔被铁栅栏围起来不让进,但是看见了麻雀和鸽子,聚集起来,正在吃地上的苞米粒。晚上,在锦州市唯一一个万达闲逛,看了电影,也去看了一家谷店。感觉该不错。
新的一天,出发去沈阳。那位朋友驾车送我们到了火车站,蛮热情的。上了动车,却发现风景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向离我而去——是动车在倒着跑。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呢。下车到了沈阳站,这是我第一次到达省会城市。一出站台,就看到了宽阔的展厅,眼前一新。
下午到达中国工业博物馆。博物馆很大,有很多分区,走在其中,亦能从多个角度感受中国的工业发展,以及近代化与现代化的磅礴历史。那些工业器件,大多有着沧桑之感,讲述着历史,饱含着时代的气息。走在那里,有一种把高中政治又复习了一遍的感觉。墙上“只有人民,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第一动力”这句话,仿佛又让我回到了高中,那正是教材上引用的一句话。感触还是挺深的。
又一天,去了沈阳故宫、张学良故居和金融博物馆。人好多,我也好累,手机还快没电了。这次旅途有一种要爆炸的感觉,让我有一种比较难受的感觉。再也不想去这种地方了。英语阅读上的“Over-tourism”,亦是终于理解了。算是一次难忘的研学吧。
最后一天去“沈阳大街”圣地巡礼,那里有卖“好果汁”的,墙上甚至配电箱上都写满了字。亲眼见到还是又别样的感受的。我们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字迹,拍了照留念,便离开了。
晚上,回到了青岛。熟悉的感觉。
这次辽宁之行,充满了酸甜,充满了疲惫与快乐,充满了难忘而有意义的经历,还是挺不错的呢。
投档查询
19日,按前两年的惯例,是查询投档。
山东这次可能比较慢。先是传出来4点出投档的,但是快五点都没等出来。进了一个直播间看,是一个高考志愿博主正在等投档,等着等着都做起吃播了。到了七点依然无结果,有些人说可能要第二天,但后来考试院又一下子发了其他文件,所以应该是会在当天发的呢。到了八点多钟,终于发出来了普通类常规批第一次投档情况。
我过了吉大软件工程专业的投档线了,而退档是不可能的。故开始搜集吉大的信息。软院在前卫南区,据说是吉大条件最好的校区,比较期待。
录取结果
22日正式结果出来了。正是吉林大学软工呢。不过只能在考试院看到,吉大官网是还没更新的看不到。
新的生活要开始了呀,挺期待的。
就这些。